楠木〈別名金絲楠〉不再難了
身處苗木行業,以前與朋友們每次提及宜昌楠(別名金絲楠、學名Phoebe Chekiangensis)事宜,同行們幾乎異口同聲地說:楠木這東西確實好,可就是太難整了。難就難在:育苗難、生長難、移栽難。
位于湖北荊州的森生苗木研究所針對楠木發展中的難點問題,通過與中科院武漢植物園多年的合作探索,目前已完全解決了制約楠木發展的幼苗難育苗、小苗難生長、大苗移栽難成活…..等關鍵技術技術難題。經多年多點調查統計,宜昌楠(別名金絲楠、學名Phoebe Chekiangensis)種子育苗成苗率達85%以上、小苗年生長量30厘米以上、大苗移栽成活率90%以上。
如2008年4月18日廣東肇慶市客戶從荊州市森生苗木研究所購買四年生宜昌楠(別名金絲楠、學名Phoebe Chekiangensis)苗2100余株〈當時已抽新梢15厘米左右〉,4月20日下午才到達肇慶市〈因汽車運輸途中排隊加油耽誤了10多個小時〉并全部移栽到未開懇的荒山上。到今年8月中旬,客戶從肇慶打來報喜電話稱:這批從荊州采購的宜昌楠苗成活率達到94%以上,且生長良好。
前幾年從荊州擴散到福州、浙江湖州、江蘇宜興、上海崇明島、陜西漢中、武漢、宜昌、咸寧、荊門等地的各種規格宜昌楠苗成活率都很穩定,長勢較旺。
隨著楠木栽培技術的成熟,我們相信宜昌楠(別名金絲楠、學名Phoebe Chekiangensis)作為近幾年中科院開發出的一個優勢樹種,必將迎來它蓬勃發展的春天。
- 上一條信息:湖北聯合開展宜昌楠繁育工作,推動楠木產業發展
- 下一條信息:楠木產業 大有可為